在全国两会擘画的发展蓝图指引下,丹阳正以“敢拼善为”的精气神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境界。近日,丹阳市年轻干部“先锋铁军”集训营实施“四大专题沉浸式调研”行动,组织学员以“解剖麻雀”的钻研精神深入基层肌理,进车间把脉产业升级痛点,下田埂丈量乡村振兴进度,共座谈会商破解政策堵点,访企业问诊营商环境难点,在“一线发现问题、一线研究对策、一线检验成效”的调研实践中,锻造攻坚克难的硬脊梁、真本领,以“事不畏难、责不避重、行不畏艰”的担当,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丹阳大地的生动实践。


第一组:深掘本土文脉,守正创新融合,共拓文旅发展新格局

学员聚焦“促进文旅融合”主题,以了解实情为导向,以发展路径为切口,通过实地考察、交流访谈、资料查阅等方式开展深度调研。调研组参观了梁武帝史迹馆,系统学习其历史贡献与文化影响,深刻感受丹阳文化底蕴;在眼镜城展览馆,通过宣传片与项目介绍全面了解眼镜小镇规划及产业潜力。学员们纷纷提出,将立足调研成果持续探索融合路径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,助力丹阳打造特色文旅品牌,释放文化资源新活力。


第二组:探寻振兴密码,多维赋能乡村,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

 

本次乡村振兴调研选取延陵镇九里村、珥陵镇珥城村及云阳街道花园村、大圣村城乡典型样本,通过实地走访、干部座谈和案例对比,重点研究本土资源盘活路径、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与城郊村转型实践。调研发现,尽管各村通过特色挖掘、组织引领、产业培育等路径取得突破,但仍面临特色资源利用方式单一、文化IP转化不足、集体经济发展“造血”机制难以可持续增长等问题。


第三组:精塑服务品牌,勇拓改革路径,筑牢营商环境硬支撑

 

组员以“营商环境优化”为主题开展调研,走访了超力、新丽源、江苏翔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重点企业,并与属地分管领导、职能科室负责人详细座谈。通过“企业走访+政策问诊”系统梳理了发展痛点:征地流程冗长制约项目落地,技术人才“引留两难”削弱创新动能,审批时效不足影响投资信心,要素保障短板亟待破解。学员们表示将结合调研成果,研究创新解决方案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言献策,以营商环境之“优”促产业发展之“进”。


第四组:立足眼镜智造,推动产业升级,打造特色经济新标杆

 

针对“产业强市”这一主题,小组调研走访了三家眼镜制造企业,主要以“车间参观+圆桌对话”的形式展开。通过本次调研,学员深入了解了眼镜行业的现状、发展难点、企业规划,特别是功能性镜片和个性化定制领域的技术突破,以及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战略蓝图。调研组将全力深化眼镜产业链研究,破除丹阳打造全球眼镜产业创新高地发展障碍,持续激发产业强市发展活力,提高增长动能。


此次调研活动既是检验“敢‘丹’当、善作为”的试金石,也是磨砺实干本领的练兵场。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短板,学员们将建立一份问题整改台账,形成一套创新解决方案,“双轨并行”加强政策研究转化,推动改革举措落地,以“铁军精神”践行初心使命,用真招实策诠释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,为丹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敢闯敢试、善作善成的青春动能。

(供稿:第二组学员 王心怡)